第一章 拜会

“五哥,咱们已经等了约摸半个时辰,不如走吧?”小十三在椅子上坐不住,屁股扭来扭曲,一脸烦躁。

赵驰瞥他一眼,道:“莫慌。”

小十三赵景同是最没耐性的了,他招呼前面候着的寺人:“那个谁,你过来。”

小太监倒也机灵,轻敏几步就立在十三面前,岣嵝着身子细声细语道:“十三殿下,奴婢喜乐。”

“嚯……这名字真俗气。”十三嘟囔了一声,“何安什么时候回来?”

“督公今日去了皇庄盘账,去的早了,应是快回了。兴许再只半个时辰便回。”喜乐答道。

“半个时辰前,你也这么说!”赵景同怒了,“还是你自己忘了之前说的话?”

“还请殿下再耐心等等。”喜乐躬着身子,和声细语道。

“哎我说你这个奴才——”赵景同扬手要扇。

“十三。”赵驰喝止了他,“你这在何公公府上,生气了还要打人家仆役?”

“五哥!你看他扬着张笑脸,表情一丝不变,也不气恼,跟哄着我玩似的!”小十三气得不行,“连他何安都是咱们皇家的奴才,这小太监算什么,我怎么就打不得。”

“胡闹。”赵驰说。

他对喜乐道:“喜乐公公,十三殿下他年幼无知口无遮拦,你千万别忘心里去。”

“殿下怎么教训奴婢,都是奴婢修来的恩宠。”喜乐恭顺道,“奴婢不敢做他想。”

赵驰点了点头,视线移到了放在桌边小几上的那只红木匣子。

*

离京数载,物是人非。

昨日回京后,自然先去宫内面圣,在殿外跪等许久,皇帝也不曾召见。又去见了东宫。

东宫赵逸鸣见他叩首,也是等了片刻才让他起身。

两人聊了点少时趣事,记得当年一起烧了太傅胡子,又记得抄过庄嫔宫里那树上的鸟窝。谈了半刻,到有点兄友弟恭的氛围。

末了东宫淡淡道:“五弟在外受苦了。”

“回太子的话,未树寸功不敢谈苦。”赵驰在太子面前很是恭敬,“倒是要谢太子哥哥记挂五弟,想办法让我回了京城。”

“呵呵……”东宫逗了逗窗边的鹦鹉,道,“这事要说论功,应该得算在司礼监的秉笔太监郑献头上。”

“郑献?”

“五弟走了几年,连郑献都不记得了吗?”

“臣弟自然是记得的。”赵驰道,“郑献原本不是太子身边的掌印吗?如今已经去了司礼监?”

太子笑了一声:“他升得确实快。前些日子皇上忆起当年那件事儿,又想起你的母亲。郑献在旁边旁敲侧击了几句,皇帝便心软了,许你回京。”

“那臣弟确实得感谢郑公公。”

告辞之前,东宫别有意味的笑道:“听闻得五弟在外迅游时,风流倜傥,留下不少才子美人的佳话,回了京城,怕还是收敛一下的好。”

赵驰抱拳:“臣弟谨记在心。”

回了京中府邸,找了参书白邱来问。

白邱想了下道:“太子让您谢郑献乃是一道题,您若不从,或者迟点再去,太子怕是要忌惮您,因此这事儿真缓不得。可是直接去见郑献,未免有点太过扎眼。到时候有心人士对外随便一说,便道您自甘堕落,去巴结一个太监。恐怕让皇帝不喜。”

“左右为难。”白邱叹了口气,“在下早就说过,您回京城怕是凶险万分。”

“不回京城也不是个办法。”赵驰笑了笑,道,“若有旁敲侧击的方法,再好不过。”

白邱负手在屋里踱了几步道:“御马监提督何安,乃是郑献的师弟,与郑献皆是东宫一党。因了郑献入司礼监任职秉笔。沾亲带故的,何安最近也是京城红的发紫的中贵人。他爱好书法,您明日自带好纸砚送他。对外只说刚回京城想要寻得几匹好马,托了何督公去找,谁人听了也没办法落实您这讨好权阉的名声。”

*

今日临行之前,白邱对他道:“刚得了消息说何安天擦亮城门一开,已经出了京城去了。”

“那我应改日再访。”赵驰道。

白邱一笑:“殿下,这正是拜访何督公的好时候。”

赵驰转念一想,便也明白了——自己去已是做足了姿态给东宫和郑献,人若不在,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那我叫上十三,也好做个见证。”赵驰道。

“殿下聪慧。”白邱抱袖行礼道。

赵驰待巳时,便拉着没心没肺的十三皇子到了何安府上拜访。

没料到何安今日虽然不在宫内当差,却去皇庄盘账。

又等多了半个时辰,茶碗里的茶都换了两泡,何安依旧不见人影。

那红木匣子内放着一方价值不菲的端砚,下面压着五千两银票。如今孤零零的放在小几上……本就算好今日送不出去。

赵驰等快要一个时辰,赵驰知道已是足够,又猜测何安应是快归,便决定不再等下去,站起来整了整衣袍。

喜乐一愣,问:“五殿下这是要走?”

赵驰道:“刚回京城两日,府内还有诸多杂事待办,改日再来拜访。”

喜乐又问:“眼瞅着午时已过,不如二位殿下吃了午饭,晌午再走?”

喜乐这话说的没头没脑。

两个皇子在太监家里吃饭等人,等的还是个阉人,算怎么回事儿?

都说现在大端朝阉竖权倾朝野,但这也太过分了。

赵景同气的脸都红了:“死奴才你说什么呢?”

喜乐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顿时一惊,连忙跪地道:“主子爷们莫生气,是奴婢失言了,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喜乐正要叩首谢罪。

“罢了。”赵驰道,“十三,我们先走吧。”

走到了正厅门口,赵驰又转回来,把随身携带的那只红木匣子复又放在桌上,道:“请喜乐公公转交给何督公。”

*

何安今日去的皇庄,离京城有近百里路,等盘完了账回来,半路上才遇见报信的说五殿下和十三殿下到府上拜访。

“到了多久了。”他问。

报信的太监说:“督公,也没耽误太久,兴许有半个时辰了。”

“半个多时辰?怎么不早来报!”何安顿时一急,“赶紧回去,莫让殿下久等!”

他一夹马肚子,扔下侍卫不管不顾便往京城方向飞驰,这一路狂甩鞭子,不让马儿歇息片刻,一口气儿就进了京城。

他那宅子还是当少监的时候置办的,偏僻的很,入了京城又走了些许时间,才到了家门口,从后门进去,急问:“五殿下他们还在吗?”

杂役们怎么知道都纷纷摇头。

何安气的边走边骂:“没用的东西,咱家养着你们都是吃干饭的,要紧的时候什么都指靠不上。”

何督公发疯不是一天两天了,说来就来,不顺心了宅子里的狗儿猫儿也让他骂的了无生意。因此众人见怪不怪,只各做个的。

等进了卧室,早有手脚麻利的小太监喜悦上来给他换衣服。

这三伏天里本身就热,何安一身早就湿透,让喜悦给打了水来细细擦洗,换上最爱的紫罗袍绣立蟒,重熟了发髻,又在身上擦了香粉。

等他归置的差不多了,喜乐已经到了屋外。

“五殿下还在用膳吗?”何安在屋里问,“我这就过去伺候。”

“师父,殿下已经回去了。我留了人,没留住。”喜乐道,“殿下前脚刚走,茶还是热的。”

“回去了?”何安一怔,系着盘扣的手已经停了下来。

喜乐掀帘子进来,看他怅然若失的样子,怕他难过,连忙说,“殿下等了有足一个时辰呢,是诚心要见您,实在是没等到这才走的。”

何安的眼珠子终于动了动,念叨道,“也是,我一个奴才怎么好让殿下久等。这时辰也太久了点。”

“殿下还给您送了礼。”喜乐道,“是个红木匣子。”

“殿下给我的?”何安终于活泛了点,“东西呢?”

“放在外面堂屋的茶几上,小的没敢动。”喜乐道,“怕动了殿下的东西您不高兴。”

何安扣好盘扣,径直就往前厅去了。

那红木匣子还放在小几上,旁边是大半盏没喝完的茶。

何安摸了摸茶碗,确实热着。

就跟五殿下的手刚还在上面放着一样……

何安心虚的连忙把手缩回来,又去看那红木匣子,半晌才拿起来,那小心翼翼的劲儿比捧着玉玺还过分。

他坐下来,打开那红木匣子。

里面是一方端砚。

配以江月纹路,旁边有一便笺上题了一行诗,字迹清秀整洁,瘦中有骨,乃是《春江花月夜》里的一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何安一笑,消瘦又阴霾的脸上算是拨的云开见日月了。五殿下果然还是记得他的。

是方好砚。

他合上匣子,一脸庄重的捧着匣子去了书房,等合上房门,才把红木匣子拿出打开来再细细把玩,最后小心翼翼的拿出那张笺贴在鼻下,细细嗅闻。在墨香中,仿佛闻到了五殿下指尖的味道。

光是闻到这丝若有若无的味道,都让他浑身发抖,眼眶发红。

窗外屋檐下那只悬铃被风吹向,传来一阵脆响,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