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里罗致译者信

亲爱的朱叶:

刚刚收到您关于《白噪音》的评论以及提出的问题,我非常理解,这样一部小说确实会给译者带来一些问题。对于您翻译此书付出的时间和所做的极大努力,我在此谨表谢忱。您讲述的有关Clorets一词的小故事(本小说第30章有两行文字,首句为:“我看着光线爬进了高空中圆圆的云峰。”紧随其后的是三种美国口香糖的品牌(见本书第248页),这种情景的跳跃着实让读者一时不知其所云。作者这样的写法,不是以传统的亚里士多德或柏拉图的“模仿”(mimesis),而是以“后现代主义”的鲍德里亚式“模拟”(simulacrum),表现现代和混淆于“现实”或“真实”的“超现实”(hyper-reality)。所以,如果按照对于传统小说的阅读方法—“根据上下文”去理解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字和场景,必然不得要领,甚至闹出笑话。),也令我感到颇为有趣。我查找了小说所引老子言论的出处,觉得应该让您有所了解,即使您已经找到了可作该译文对应的原文。英文引文出自D.J.恩赖特编辑的《牛津版死亡之书》(牛津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该书第223页载有威特·比纳所译《道德经》的以下片段: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以上引自《道德经》第六十章,显然,威特·比纳的英文译自此段文字,但是英译者又对于文中的“道”和“德”,根据老子的思想作了阐释,并由此引申了老子关于“生”和“死”的观点,于是增加了“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这两个句子。详见本书第21章第165页注。)。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贯。

关于小说标题:此间有一种可以产生白噪音的设备,能够发出全频率的嗡嗡声,用以保护人不受诸如街头吵嚷和飞机轰鸣等令人分心和讨厌的声音的干扰或伤害。这些声音,如小说人物所说,是“始终如一和白色的”。杰克和其他一些人物,将此现象与死亡经验相联系(参见本书第26章第215页注。)。也许,这是万物处于完美之平衡的一种状态。“白噪音”也泛指一切听不见的(或“白色的”)噪音,以及日常生活中淹没书中人物的其他各类声音—无线电、电视、微波、超声波器具等发出的噪音(关于白噪音,详见“译序”第2—5页“二、‘白噪音’—人类拒绝死亡的‘自然语言’”。)。

最后,再次对于您做出的诸多努力表示万分感激,并希望我的解释对您有所裨益。

谨致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