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藉慈力干戈化香花 悯众生经典传东土

争舍利、两国大动刀兵;止杀戮,唐僧拼死相阻。感动十方佛菩萨,如林刀剑变鲜花..三藏终诣灵鹫山,取得真经返东土..

且说唐三藏蒙如来许他“戴罪修行”,策杖孤征,先奔那释迦牟尼发祥地迦毗罗卫城。不知何故,天渐失四季之分,潮湿炎热,阴晴不定。三藏冒酷暑,淋骤雨,躜行赶路,正不知吃了多少苦辛!这一日来到梨波国都城,见城东厢树荫花木中有两个孩童在打闹:一个男童使竹竿,一个女童抡擀面杖。两个乒乒乓乓你追我撵,打个不停。未几,女孩先被抽了一竹竿,疼得嘤嘤哭。转过来回复男童一杖,便打得他号陶。闻声从茅扉里走出一个妇人,生得端庄,叹道:“什么世道,小孩子也拈枪弄棒的!”收了两个的棒棍,数落一番,从树下折下两枝花给他俩,两个孩子破涕为笑,持着花去一厢玩耍去了。

三藏自语:“好个母亲,却会化解干戈!”进城去,便听得满耳声响:

那叮叮当当是铁匠在锻打兵器,打好的刀剑斧钺挂满铺门首;吆吆喝喝是居民在街头巷尾习武,有穿甲胄的校尉在教授指点。唐僧大惑不解,不知何故斯国如此黩武好战?眼看天色已晚,寻着馆驿,投了宿。那驿丞安置毕,道:

“你这和尚来得正好!近日眼看要有一场大战,却用得着你来念经,超度亡灵!”唐僧问:“贫僧正纳闷,却是要与何国交战?”驿丞引他出门,指道:

“圣僧看那是什么?”三藏望去,原来正南不远有座宝塔在黑夜中熠熠闪光,驿丞道:“那是惠国寺,寺中宝塔供奉的是释迦牟尼舍利子五十粒,光洁如王,端的珍奇!”唐僧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须索瞻仰这佛宝!”便求驿丞引他去看。驿丞道:“若是往日,去便去了,又不甚远。目今却不行了,有军士宿卫,无国王旨令,谁也不能入寺登塔!”三藏不解,问究竟因为什么。驿丞叹道:“正因这佛宝,眼下要引起一场劫难哩!”遂说与唐僧。

原来三年前梨波国民风不古,做官的鲜廉寡耻,以贪赃枉法、鱼肉一方为荣耀;百姓家好逸恶劳,视吃酒赌钱、偷窃斗殴为习惯。虽有寺院,却少人信佛;枉有斋日,更无人劝善。那国王贤明,整日忧心忡忡,夙兴夜寐,却无力回天。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自罗奈国来个行商,向国王献佛舍利子,只说是他祖上所传之物,闻国王大德,特来奉献。国王喜悦,信以为真,厚加赐赏,那商人携数车财帛而去。国王遂于惠国寺中建九级浮屠供奉。宝塔筑成,将舍利子供于顶阁,那佛宝每夜放光,一城敬畏,都来皈依,念佛向善,蔚成风气。遂使官吏清廉,庶民勤谨,盗贼绝迹,路不拾遗。皆赖舍利灵骨之功也!焉知前几日罗奈国国君遣使来,说三年前他国中宝刹佛骨被盗,查访多日,方知在此处,现来相讨,限国王七日内将舍利子送回,不然将兴师问罪。国王忧虑,问于百官。百官议来议去,道:“倘送还,使是认了盗宝之账。且如此国宝。失之恐乱社稷!”国王也不想失去佛骨,遂决意备战,传令下去,赶制兵器,操练人马,准备迎敌!

唐僧闻言,嗟吁无语,自去歇息了。次日清晨,背了包袱,去宫中求见国王,欲倒换关文。国王正与百官商议迎敌大事。原来罗奈国限期今日便到了!忽闻有东上僧人来此,惊喜道:“大唐离我国,山高水险,路途迢迢。

僧孤身来此,必是异人!”

便请入朝。

三藏进殿,拜倒在丹墀下。参拜毕,国王赐坐了。验罢关文,国王交与唐僧,叙话道:“法师有何手段,能跋涉万里而安然无恙,抵达敝国?”唐僧道:“贫僧无甚法力。原先有三个徒弟拥护,他们皆法力非凡,一路上降妖伏怪。前些时因贫僧凡心未泯,遭菩萨惩戒,徒弟各去,只剩下我孤家寡人一个,来投这朝圣拜佛路!”国王暗中有些失望,才要嘱有司斋僧,忽闻报罗奈国派人来下战书了!国王虽在意料之中,仍不免心慌意乱。怔了一阵,方召使者上殿。

须臾,使者到,高声朗读战书。国王、百官听罗奈国将驱十万大军,来夺佛骨,个个惊讶。国王道:“那使官,贵国素常不过三四万将士,哪有十万大军?”使者冷笑道:“我家大王之公主夫婿是浮利国王,王后娘家兄长是阿群国君。每家借了三万将士,不合十万之数!”又道:“我王料你等必然赖我佛宝,不轻易送还,已于三日前亲率大军前来征伐。日夜兼程,眼下距斯城不过百余里。今夜将扎营于城外。倘明日清晨太阳出山之前,还不把舍利子送入我王帐中,定破城入宫,杀个鸡犬不留!”说罢,扬长而去。

那使者才走,果有探马来报,罗奈国大军浩浩荡荡杀来,旌旗蔽日,尘埃遮天,迄通数十里,不知有多少人马!离城甚近矣!国王悲道:“我国军民凡能上阵的,合一起才不过两三万之众,如何敌得过他十万大军!如要迎敌,岂不是以卵击石!”那宰相奏道:“大王勿忧!他能借兵,大王也能去借!”国王方思起王后之父是邻邦国王的舅舅,公主婆母是毗国王后的姐姐。

所幸路途不远,急修书,遣使贽礼去借兵马!

那国王一阵忙乱毕,才看见唐僧还在阶下未走,苦笑道:“唐长老,休怪寡人怠慢!”遂嘱御膳房设素斋款待。唐僧称谢了,道:“贫僧有句话要问大王,祈恕冒昧!大王真要为佛骨与罗奈国争战么?”国王道:“佛骨虽小,事关我国社稷安稳,决不能交还!”唐僧叹道:“只怕是干戈一起,生灵涂炭!”国王佛然不乐。百官道:“那和尚,这不关你事。还不领了斋走路!”唐僧哪有心受斋,道:“贫僧欲诣宝塔瞻仰我佛灵骨,盼大王恩准!

倘能如愿,胜受百日斋供矣!”国王皱眉道:“大战将临,朕戎务繁冗,实在无心与你罗嗦,可速去!”三藏拜地不起:“贫僧曾发弘愿,逢寺拜寺,遇佛礼佛。贵国有佛门至宝,焉能不谒!万乞大王垂恩!”

国王被缠不过,毕竟是个有善根的,不是那无道昏君,便降一旨,叫惠国寺准他入寺。遂有小黄门引三藏离宫去惠国寺。果见寺院内外,戒备森严;那宝塔四匝更是守护得铁桶一般。若无王旨,谁也休想登塔!

因三藏是资旨而来,任持亲领祭塔。那塔层层有佛,唐僧一一拜过。至顶阁,住持开佛龛,见晶莹舍利,毫光四溢,充盈塔寺!唐僧如睹如来灵相,欣喜若狂,热泪滂沱!顶礼三拜,誓约道:“弟子唐三藏,承蒙佛祖不弃,得以续修功果,愿效佛祖前世舍肉燃臂之举,倾一己血肉之躯,遏止干戈!”

拜毕下楼。住持道:“唐长老,休怪老憎多言,你区区一人,如何止息那千军万马厮杀!岂不是螳臂挡车!快断了此念,行你的路吧!不然,不是忤怒了君王,杖毙于囹圄,便是丧生于乱军混战之中,白送了性命!”唐僧悲道:

“法师说的是!然贫僧明知万千大众将惨死于兵戈,却贪蚁生,枉为释门弟子!”住持叹道:“或为大劫,非人力所能挽回!”

那唐僧不听劝阻,辞别住持,离寺又去宫廷,求见国王。门吏道大王亲驾巡视四关城防去了,先去了南关。唐僧遂奔南门,扑个空。又去西门,正撞上王驾。三藏匍匐在地,拦住辇车。警跸的锦衣武士大怒:“叵耐野和尚,竟敢拦驾!”就要使金瓜击顶!

忽闻辇内国王传言:“且住手,问他有何事?”

便有扈从押唐僧至辇前,国王掀帘道:“唐长老参瞻佛骨否?”三藏道:

“是也,特来致谢!又有一言进与大王!”国王道:“又是劝寡人休战?”

唐僧道:“正是。盼大王息争斗之心,速遣使迎迓罗奈国王,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修和,商议佛骨或去或留,或平分共享。岂不胜似使刀弄枪,血流成河!”

国王冷笑道:“你出家之人,晓得什么军国大事!来者不善,善者不来。那罗奈国王口出狂言,要灭我国,几句好言语能易其志!”唐僧道:“只怕是大军一至,城邑岌岌可危矣!”国王大笑道:“长老休长他人威风!朕已接报,援军今宵便至,合计也有十万人马。明日定大败来犯之敌,使佛宝永存我国,福佑万世!”唐僧悲叫道:“大王,我佛为菩萨时,持戒、忍辱、慈悲,弘法教化近五十年,心力交瘁,终于娑罗双林下涅槃,留下灵骨传世。

旨在让人睹骨起敬、生信,皈依向善。倘我辈为此大动干戈,伤害无数生灵,岂不是舍本逐末,有违佛祖原旨!”

国王闻言大怒:“寡人许多道理不懂,要你训诫!”叫侍从:“将这多嘴和尚与我赶出城去!”三藏不走。便有锦衣官架起来,拖着往城门走。三藏大哭、朝两厢待兵器看热闹的军民喊:“明日灾祸将至矣!还不弃刀剑皈依!”那辇驾尚未走远,有人报与国王。国王惊恼,怕唐僧扰乱军心,喝:

“与我乱棒打出!”众军士得令,不分好歹,一阵棍棒。将三藏赶出城。将城门紧闭了。

三藏被逐出城,见田畴中有棵大菩提树,便挣着行至树下。日头已西斜,唐僧又饥又渴,身上棒伤阵阵作痛,便解下包袱做枕头,躺在树下昏昏沉沉睡去。夜半,忽惊醒,看西方约五六里远处灯笼火把照耀,传来人声马叫、以及刨地敲桩声。三藏知是罗奈国大军在安营扎寨,思忖:“这国王不听我劝,或许罗奈国君不拒劝谏、从善如流。何不夤夜反去说服他止争战之心,并和议之门!”便携了行李包袱,步履艰难去那军营。至辕门外,正借灯火观族族旗号寻国王大帐,彼伏哨拿了。以为是奸细,缚了去见罗奈国王。

那国王鞍马劳顿,正枕戈和衣歇息,闻报即起身审讯。三藏自报乡贯来历,国王见他儒雅丰姿,非同常人,便令松绑。三藏递上文牒与国王阅了。

国王诧异道:“取经之僧不去赶路,擅闯我营寨何为?”唐僧道:“贫僧才出梨波国。那国王也调遣了十万大军,要与大王决胜。只怕明日烽火起时,玉石俱焚。不但难保佛骨无恙,还殃及千万生灵无辜遭害!依贫僧之见,不如暂息嗔恚争夺之心,遣使去那国中商议一应佛骨事宜!”国王怒曰:“他窃我佛宝,理应归还。有何可商议的!”三藏道:“贫僧闻他国现今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佛宝有无量之功。倘悉数取走,岂不失佛门慈悲本旨?况向时贵国失盗,盗者非是他入,家贼也!却来献与梨波国。这国王不知,不为罪也!事已至今,盼大王以万千生灵为重,息战言和,贫僧愿奔走劝说两家和好,共享佛宝!”

国王呵呵大笑:“依我看你这厮貌似公允,其实叫那梨波国王买通了,来劝我罢战,好分我佛宝,你也挣个官禄!真是痴心妄想!左右,将这利禄熏心之徒与我杖笞一百,轰出大营去!”便有宿卫军士将唐僧按了,掀衣揭衫要打,却道:“大王,这厮身上已有棒伤!”三藏悲道:“此乃是梨波国王所赠!盼大王再赐!”国王方知唐僧冤枉,沉吟片时,令改为杖笞二十。

众人依数将唐僧打了,远远地丢在田间。三藏抬头看离菩提树不远,负痛爬到树下,哼哼卿卿呻唤,声声念叨要是孙悟空在多好!

却道次日清晨,梨波国王在城头上望见罗奈国将士于营寨前列阵,便亲率大军出城迎敌。那唐僧因夜里风寒,躲在大树洞里打盹,被兵马车轮声惊动,探出头,看两军以菩提树为界,列阵完毕,兵马被野,枪刀如林,准备厮杀。片时,一阵震天鼓声后,那两国国王横戈走马,先打个照面,唇枪舌剑一番,皆不相服,遂回本阵,令擂鼓呜角。三藏心惊道:“这是要掩军破阵也!”果见两方舞动纛旗,国王身先士卒,朝敌阵冲去。众将士亦紧随大王,持干挥戈,呐喊如雷,朝对方杀去!只见方圆数十里,万头攒动,刃锋寒天,一场血战迫在眉睫!唐僧只恨自己没有回天神通!急得跳脚,却也无奈!

唐僧正悲叹,猛见两国兵卒已对杀起来,未几,便见血溅如喷泉、脑瓜骨碌碌滚!又觑两国国王正在近处厮杀,先战一个回合,要打马再斗。唐僧不顾伤痛,狂奔过去,悲泣高叫:“两位大王,贫僧求你们息战则个!”梨波国王离唐僧略近,马吃一惊,竖起前蹄,几欲将国王掀下马。国王怒不可遏:“这秃髡,欲害寡人不成!速速闪开,刀剑无眼!”那罗奈国王马疾,飞驰过来,将三藏撞得连翻几个筋斗。两国王又乒乒乓乓战起来!四匝又有将士死伤。唐僧痛恨自己无能,跪在地上,抱头痛哭。倏然间,忽思起昨日在城东厢所睹情景,遂高扬双臂,仰面大叫:“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药师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音菩萨..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速来显圣,止息杀戮!愿借诸佛菩萨慈力,叫那人人手中兵器,化作花枝!亲爱和睦,降临斯土!”

那双方大军,踊跃奔腾,杀声震天,只淹得唐僧叫声如蚊蚋微弱鸣叫。

然三藏为救众生,不借舍身,一念虔诚,感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发大慈悲,俱来相助,使大法力,一瞬间将那二十万大军手中干戈,悉数化作鲜花!

刹那间,正腾挪呐喊、搏击厮杀的将士俱怔住了,一片阒寂。原来手中刀枪剑乾、斧钺槊锏均不见,皆变成了茉莉、素馨、芙蓉、玉簪、蔷薇、白莲、优钵罗花、须曼那花..那血肉横飞大战场,翻作姹紫嫣红花海洋!人人惊诧,持花不敢动弹。那两国国王,毕竟知晓底细,拨马朝唐僧驰去。三藏满面是泪,喜悦高叫:“诸佛菩萨显灵矣!”两国王敬惮,滚鞍下马,拜倒在唐僧面前,口称:“活菩萨,寡人多有冒渎!万祈宽宥!就依菩萨之言,协商分享佛骨!”

双方军士方醒悟是唐三藏使大众避免了一场生死劫难。人人挥花,热泪盈眶,欢呼不已,簇拥三藏进城。两国王遂入惠国寺,由三藏做中人,将灵骨舍利匀分了,皆大欢喜。又在佛前盟誓,两国永世结好。唐僧甚慰。诸事完毕,两国王争着要供养唐僧。唐僧道:“贫僧有何德才?只赖诸佛菩萨之力!——贫僧还要行路,就此告辞也!”两国王苦留不住唐僧,便要赠他车马侍从、金银缯绫,三藏坚拒不受,只领了一斋,辞别大众而去。过西门时,向守城的军士合十念声“阿弥陀佛”,讨了一枝优钵罗花,拈着出城去了。

却道三年后一日,诸菩萨、罗汉、金刚、比丘、比丘尼..闻法堂钟呜磐响,俱聚于法堂狮子座下,东西敷座而坐。便见如来登座,大众合十唱赞:

南无本师释逝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微笑。大众唱毕,倾耳聆听,良久不见如来开讲,正纳闷间,忽听如来笑道:“观世音何在?”那日观音菩萨自雨海来也在座下,即起身拜道:“弟子在!”如来道:“你解我意否?”

观音道:“老佛嫌人不齐整,故此不讲!”那文殊、普贤道:“师妹言差矣,今日人皆齐了!”如来颔首道:“知我意者,观世音也!”开口道:“老僧委实在等一人,算算今日将至也。谁去迎他?”观音笑道:“弟子愿往!”

文殊毕竟智慧,叫道:“莫不是那金蝉子要来?”如来道:“非昔时金蝉子,已金蝉脱壳耳!”忽听大犹罗汉沙悟净拜道:“弟子..猛然间肚子疼,要去东司..”如来知他不愿见唐僧,便慈悲道:“你既然不适,可回禅房歇息。”大犹罗汉闻言,忙谢恩离堂而去。

且说观音引众比丘,持香花幢盖,迎出山门。俄顷,见山下一行路僧人,鹑衣百结,满面灰尘,正是唐三藏,步履艰难朝灵山行来,却被巡山金刚拦住。观音即遣比丘前去传佛旨,那金刚恭敬作礼,让唐僧进山。眼看近了,观音笑道:“唐三藏,如何今日才来!”唐僧正拾级而行,忽闻笑声,抬头见是观音,谎忙拜倒。观音道:“休要多礼。我奉如来佛旨,迎你入寺哩!”

众比丘遂抛花张幢,拥护三藏进寺院,入法堂。三藏诚惶诚恐,礼佛三匝,又拜倒在宝座前答话。如来道:“唐三藏,你还认得老钠否?”三藏道:“如来时时在弟子心问,如何不识!”如来称:“善哉!”问:“自弥河国后,你都行了哪些路程,可一一道来!”唐僧道:“弟子三年来孤行数万里,路上种种艰辛,不必细言,弟子诚心拜谒了佛祖诞生地迪毗罗卫城、得道之菩提伽那、常居说法之竹林、祇园、涅槃之娑罗双林..巡行礼拜,愈增信心,虽数陷绝境,修持不懈,遂能化险为夷,平安诣达灵山!”

如来道:“善哉!”忽问:“你还记得十世前之事么?”三藏懵懂不知。

如来道:“你去大殿外莲池以水为镜,看看自己容貌依旧否?”三藏遵旨,出殿去莲他前,才要看觑,忽被如来使法力,将手一推,那唐僧便站不稳,跌进水里,弄了一身淤泥,挣着爬上来,好不狼狈!如来已率大众出堂,笑问:“你在池中触及何物?那水上又有什么?”唐僧恍然大悟,作偈云:

泥中白藕出水莲,出自淤泥而不染。

十世烦恼十世修,一朝彻悟入涅槃!那唐僧苦行多载,终究“一步圆融无碍地,三空参透见真如”!

如来大喜,复入大殿,嘱迦叶引唐三藏去毗卢阁,传他真经。三藏得了大乘经典,悲喜交加,放声大哭。毗卢阁为之撼动。迎叶再三劝,方止了泪,回殿谢佛。如来道:“你半途虽有过愆,然梨波国舍生忘死救诸众生,功行无量!又不避艰辛,孤行万里,终适灵山,实属难得!老僧有心成全你得大功果,入佛圣位,我即着观世音菩萨护你速去长安,将经籍交付唐王,再返灵山受我敕封!”三藏拜道:“弟子诚谢如来恩典!然弟子先母及无数冤魂,尚受地狱之苦,亟待超度;一国众生,良莠不齐,善恶莫辨,须索教化。将真经轻付于帝王,只恐高藏于楼阁,无济于士庶。弟子愿携经回国,开场译经,使大法广播东土,叫人人生友爱心、绝贪欲念,积善混恶,禳灾法祸,岂不胜似我一身荣耀!”如来赞道:“好个慈悲悯世弟子!老僧便允你在长安译经弘法。二十年后,咱们师徒再会于灵山!”

如来遂着神象驮唐僧与经籍回长安。仍是观音送出山门,笑道:”在长安译经,休要学前辈鸠摩罗什,纳妥生子呵!”三藏微笑拜曰:“弟子不敢吞针①,焉能效尤!”辞别观音菩萨。观音立在石阶上嫣然一笑,道:“二十① 吞针句——后奏时高僧罗什入长安译经。皇帝待以国师之礼,赐美女十名,逼令受之,罗什曾聚弟子,当代吞针,谓无我神通,不可效仿。以此止诫众人。

载后,我仍在此迎迓!”目送三藏远那太宗皇帝夜间得一梦,知唐三藏将归,即传令宰相房玄龄率三公九卿、一应僧官翌日一早恭迎于西郊。神象午时降临长安城西。三藏下了象背,卸下经卷,共是六百五十七部。众官使华辇载了唐僧、经卷,前呼后拥人长安城。一城百姓拈香散花,挤在朱雀街上,争先瞻仰三藏神采。塞街充衙,盛况空前!唐僧油然思起多年前为取经潜逃出城时情景。今非昔比,不禁感慨万千!

那众官将唐僧接入弘福寺。一寺僧人都来奉承,询问西行经历。三藏道:

“端的离奇曲折,容贫僧日后记载下来请诸位长老过引”翌年由三藏口授,弟子笔录,果成十二卷《大唐西域记》,详记一路见闻及诸国风土习俗、山川物产。至今传世。此乃后话。

是日晡时,唐王召三藏入宫。抚慰之余,忽问起当年随行赵钱二校尉下落。三藏只道两人积劳成疾,途中暴亡。太宗信以为真,即传旨厚恤其家眷。

叙说片时,又赐宴为三藏接风。席间唐王闻三藏一路所经艰厄困苦,十分钦佩;请教佛理经义,又聆其言辞隽永、见解警辟、愈加叹服。遂诚心请三藏脐身卿位,共谋朝政。三藏力辞道:“贫僧无所求,只愿开译场翻经。还望陛下成全!”太宗皇帝慨然应允,着房玄龄在全国选通梵文晓经论高僧入译场为“证义”、“缀文”①等,辅佐三藏;又备齐“笔受”、“书手”②一应人员;译场所需一切用品亦由朝廷供给。

万事咸备,“译主”三藏即开场译经。先于弘福寺,后又移居慈恩寺翻经院。先后主持译出各类经籍七十五部,计一千三百余卷。使大乘经典在东土广为流传,皈依向善者日众。太宗皇帝在世时,对法师极为推崇;三藏译出《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后,他欣然作《大唐三藏圣经序》,褒赞法师取法、译经功绩。序云:

..我僧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慎敏,早悟三空之功;长契神清,先包四忍之行。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故以智通无累,神测未形。

超六尘而迥出,使千古而传芳。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慨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振理,广彼前闻;裁伪续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法游西域。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穷尽异邦,询求正教。双林八水,味道餐风;鹿苑鹫峰,瞻奇仰异。承至言于先圣,受真教于上贤。探赜妙门,精穷奥业..译布中华,宣扬胜业。引慈云于西极,注法雨于东陲。圣教缺而复全,苍生罪而还福。湿火宅之千焰,共拨迷途;朗金水之昏波,同臻彼岸。是知恶回业坠,善以缘升。升坠之端,惟人自作。譬之桂生高岭,云露方得泫其花;莲出绿波,飞尘不能染其叶..方冀真经传布,并日月而无穷;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也欤!

三藏回长安第二十年早春,译毕《大般若经》不久,于玉华寺溘然长逝。

据寺僧说法师寂灭时,曾闻天上一派仙乐,悠扬悦耳;又见半空祥云蔼霭,多时才散。一准是菩萨仙圣迎法师赴灵山成佛也!消息传出,长安城中无人不信。

1988.5—1993.8 草稿

1993.9—1994.9 稿

① 证义、缀文——为译主的高级助手,负责校勘译文辞义与文稿润色。

② 笔受、书手——为译场一般工作人员,负责记录译主口授的译文与誊清文稿。

1994.10—1995.9 二稿

1995.12—1996.3 三稿

后 记

八年前春天的一个清晨,窗外阳光明媚,丁香婆娑。我伏在书桌上写下《新西游记》的第一行字。时光流逝,转瞬八载过去。唐三藏终于到达他心中的灵山。我呢?

书稿写出后,有记者问我,是什么触发了我“突发奇想”,要重写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喜欢这部小说。上小学时就读过少年版的《西游记》,看得废寝忘食。成年后重读,感觉便不同了。我当然还是非常喜欢她;以至于愈喜欢,愈不能容忍她的缺点。小说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残酷,却又幻想“乐土明君”;歌颂孙大圣的反叛精神,又让他“知悔皈依”..

《西游记》思想性方面的“问题”,或可归之于原著者的“时代局限性”。

今人似不应苛求。但作品的最大不足还是在形象塑造上。在这方面,《西游记》与略先问世的《水浒传》相比,不能不说是相形见绌。华师大古典文学教研室郭豫适、简茂森教授指出: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取经四众中,唐僧和沙和尚这两个艺术形象的塑造就比较差。

唐僧的精神面貌和性格内容显得比较贫弱..沙和尚形象就显得更为苍白模糊、缺乏鲜明的个性。..看来,编述神奇生动的故事,吴承恩是很擅长的。但比起施耐庵、曹雪芹在同一部小说里塑造出成群的使人读了不能忘记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来,《西游记》在这方面就逊色了。①《西游记》还有一些明显谬误或败笔,如书中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为《多心经》,并派生出“多心和尚”的故事;如石猴拜师学艺、师父须菩提面目的不释不道;再如唐僧与八戒喝子母河水怀孕、师兄弟之间无聊地插科打诨等等。

谈一部古典名著的不足,并不是要否定她。而是为了丰富、完善她。吴承恩是在继承《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平话》、《西游记》杂剧等丰富的民间文学基础上,创作出《西游记》的②。真善美战胜假丑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经艰难方取得真经,也是中国人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重写不是“抛弃”,而是哲学上所谓的“扬弃”。这种隽永的题材是不应受时空限制的。中国文化是一条长川,莽莽苍苍从久远流来,她不拒涓流,方成江河。

《西游记》的最大特点是浪漫色彩浓郁。《新西游记》在保持神话色彩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写实,使诸佛菩萨、神魔鬼怪皆有“人性”。这也是《新西游记》的定位。

将神写作凡人,希腊神话恐怕要算是最好的例证:万神之王宙斯是个婚外恋专家;众神也“有父母,有子女,有家谱..有一个和我们差不多的身① 索自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年版《西游记·前言》。

② 据《中国文学史》第四卷,最晚自南宋起,便有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始 把各种神话与取经故事“串联”。并出现了猴行者的形象。在元代,取经故 事已经定型,有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的取经队伍。据(永 乐大典》与朝鲜《朴通事谚解》提供的资料证明,元末明初曾有一本类似平 话的《西游记》,“完全可以肯定,在吴承恩著《西游记》之前,取经故事的主 要内容已基本具备”,”重要情节甲已定型,力吴承恩后来的创作提供了主 要的素材,打下了相当的基础”。

体,有痛苦,会受伤”①。最著名的公案发生在珀琉斯的婚宴上,三位女神为争题有“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纷纷“贿赂”裁判特洛伊王子,最终导致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神人的七情六欲、生生死死,成就了不朽的《荷马史诗》。

中国的神灵呢?——他们高坐庙堂,不苟言笑。人们对其敬而远之。国人不像希腊人那样明确,”知道神是自己造出来的,他以自己编的神话为游戏”②。国人自己造了神,又反过来让神成为自己的精神枷锁。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利用这一点,自称“真龙天子”,让天下百姓服服帖帖、心悦诚服地接受压迫剥削。吴承恩应该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将神“人化”的勇敢的作家。《西游记》的批判矛头直指道家的最高教主,描写了玉帝、老君等神的昏庸、残忍(诚如《中国文学史》所言,这是作者所处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真实写照);该作的基调虽是“贬道扬佛”,但对佛教仍不乏讽喻笔墨,如借孙行者之口称如来是妖怪的“外甥”;又写阿傩、伽叶因索不到“人事”,便给唐僧假经,如来得知,不但不主持公道,反而袒护索贿弟子,还讲了向时自己“贱卖经文”的故事。替人念经一遍,米粒黄金即得数斗,如来还嫌“忒贱卖了”。

吴承恩的讽刺锋芒何其尖锐!

同时,吴氏又以热情洋溢的笔墨歌颂孙悟空大闹天宫、降妖珍魔的斗争精神。以至数百年后,毛泽东同志也欣然写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字澄清万里埃”的诗句,赞颂孙大圣;且希望借此反击又重来的“妖雾”。

遗憾的是吴氏没能像希腊神话那样大规模地、深入地将诸神“人化”。

玉帝、老君除了前七回参与迫害孙大圣外,再没什么戏。如来的戏也极其有限。观音等神除了言语上有些生活化情趣,亦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浅层描写上。

同于明代产生、备受现代评论家赞誉的《水浒传》当年却命运多舛:明清两朝,以“海盗”之罪名多次遭禁。御用文人还写了《荡寇志》,企图抵消《水浒传》的巨大影响。相比之下,《西游记》便幸运得多:不仅未遭查禁,反而风行于世。即使在“文字狱”盛行的清代,也安然无恙。虽然吴氏对释道两教的批判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对一部神话小说,封建王朝还是比较放心的。民间呢?遍布中华大地的名山道场,并不因有讽刺两教内容的《西游记》的问世、传播而香火稀少。善男信女照旧络绎不绝地进入道庙梵宇,向三清四御或诸佛菩萨顶礼膜拜。你“呵祖”,我拜神。相安无事。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包容性。正是这种兼收并蓄,造成了中国长篇神话小说的繁荣。从文学史上也可看到,自《西游记》后,《封神演义》、《南游记》等相继问世,神佛越来越多进入小说,成为艺术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艺术宝库。

《西游记》中的取经僧唐三藏是有其生活原型的,他就是初唐时历十五年、行五万里、出生入死孤征天竺的“文化使者”玄奘。但我们在吴氏《西游记》中看到的唐三藏,成了孙行者的陪衬、一个自相矛盾的“愚氓”。作者与他取名“金蝉”是有寓意的,是想让他像“金蝉脱壳”那样一步步走向“圆满”。但实际描写上,唐僧给人的印象从出场到取经成功都是一副面孔,精神世界一成不变。作者完全避开了苦行僧遭遇的各种艰苦。有时好像是剥①

② 参看丹纳《艺术哲学》。

去了“圣僧”的神圣外衣,把三藏当凡人来写:见了吃人的妖怪,成了脓包懦夫;见了变化成弱者的妖怪,便认敌为友。但类似的情节反复出现,使读者觉得唐僧既愚蠢又虚假。有时又露出“高大全”的“圣僧”面目,在女色面前保持金蝉长老的“贞节”。试想一个怕妖魔怕得要死、软弱无能的人,怎么能在女妖面前坚贞不屈呢?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新西游记》本着推陈出新的宗旨,加强了对取经群体的刻画描写。首先唐僧名正言顺地作为取经故事主角进入故事。同原著相比,他的精神世界得到较大丰富。他身上保留了一点“圣僧”的成份:他的孤身出关、独闯八百里沙漠,都具有传奇色彩。他西行路上的寂寞、“内苦”则更多地表现他作为凡人的面目。他有七情六欲,但在孙行者的帮助下,还是一次次地斩断情缘,投西而去。在弥河国,三藏为了救衬红成婚“破戒”,实际是一次“凤凰涅■”。他心头像孤女所献的那盏佛灯一样,一直有团风吹不熄、雨打不灭的光明,那便是与生俱来的对灵山的向往。

《西游记》中简单如同符号的沙僧得到全新的塑造。孙悟空、猪八戒在原来比较鲜活的基础上,加深了作为“人”的性格深化。如行者最后没有像原著那样加升“大职正果”,做“斗战胜佛”,而是回了花果山。或可以将其看作一种消极的“出世”处理。但我以为这是他最合理的结局。他虽降生宫廷,究其本源还是林野之人。取经路上,他愈来愈看透了天上人间的“官官相护”、无处不在的倾轧争夺。他不遗余力地斗魔珍妖,心态是比较复杂的,不可一言以蔽之。但他心底最想的并不是得道证果,而是重返故园。既然如此,还是顺其自然,让他回“泉清林秀”的花果山,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吧!

作为“配角”的诸神魔怪在《西游记》中数量很多。其中有些写得比较生动,但多数概念、平面。《新西游记》写作过程中,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便尽量赋与这些“人物”各自不同的特性。在编撰曲折故事的同时,注意表现他们的“人情”、“人性”,使其更真实可信。如对观音、帝释、玉面狐女等,都用了不少笔墨。其中投注笔力最多的,大概要数如来佛了。

吴氏《西游记》中,如来出场不多,主要有赴天宫镇降孙大圣、灵山“造经传极乐”、狮驼国收伏大鹏怪,以及故事结局时纵容弟子索贿的“惊人之笔”。对后者,诸多评论家认为是“对宗教虚伪性的揭露”。我倒觉得这恐怕还是吴承恩鞭靴封建统治者的“春秋”笔墨。这也符合吴氏贯穿全书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问题不在它的寓意底蕴,而是情节的设置是否应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西游记》第八回,如来说了一番南赡部洲贪淫乐祸、多杀多争,亟需教化后,主动提出要遣使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来灵山求取真经,好回去劝化众生。是多么的宽厚仁慈!但等到唐僧师徒历尽干辛万苦来到雷音寺,他却又说甚“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将一幕神圣的正剧变成了滑稽戏。看到此处,嘲讽效果有了,批判高度也达到了。但从人物性情发展脉络来看,总觉得牵强,不够自然。

也许,作者追求的便是这种戏剧性效果;吴氏眼中的社会现实,不乏口是心非的当权者,根本不需要什么”‘铺垫”,秉笔直书可也。即便是这样,我对让无辜的佛祖代人受过,在感情上仍无法接受。

稍有佛教常识的入都知道,释迎牟尼本名乔答摩·悉达多,是古天竺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身为嗣君,锦衣玉食,堕歌盈耳,完全可以纵情享乐。

但他生性慈悲,为了寻求解脱人生诸苦的正道,毅然离开王宫,去荒野修行。

苦修六年后,他终于在菩提树下得道,创立了博大精深、久传不衰的佛教。

古往今来,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为了崇高的精神追求,放弃荣华富贵,年复一年地吃苦、求索。我无法不钦佩他那崇高的人格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便是出于对释迦牟尼、对佛教的敬重,我在《新西游记》开篇即写了悉达多太子离家修行得道的过程。以后他在书中几次出场,也都是一位笑容可掬、善解人意的长者形象。第五十一回,盘丝洞七姐妹赴灵山,请如来批准她们与唐僧结百年之好,他并未粗暴地加以呵斥,而是说要看双方是否有缘;七姐妹在宝刹歌舞,弄得众弟子也手舞足蹈,不能自持,他也只是笑道:“善哉!”该情节源于佛经上紧那罗歌女的故事①。生动他说明了庄严端肃的佛祖,也自有其可亲可爱的一面。三藏破戒后,行者代师父去灵山求情,如来慨然应允三藏“戴罪修行”。这不仅仅是由于前世有焰光菩萨为救陶女舍身破戒②的先例。即使没有那故事,如来也会那么做。因为佛教的宗旨是仁爱,是慈航普渡。如来此举正体现出佛家博大宽广的慈爱胸怀。

当我打完《新西游记》最后一个字符,“策杖孤征”的唐三藏也终诣鹫岭、功果圆满时,我油然想起一首古老的偈颂:“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每个人心中都有他自己的“灵山”,这不是轻易能达到的。

你也许会走得很苦,也许会跌筋斗..但只要你不泯灭一颗向善之心,持之以恒,孜孜追求,你也会像书中的唐三藏那样:历尽艰险,到达雷刹,取来真经!

海 诚

1996.3.29

② 分别见于北京科技出版社《佛经精华故事大观》丛书之《天神故事》与《菩萨罗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