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之要

国术堂中,司徒龙站在青石长阶上,俯视着下面一百来位弟子,脸上不禁露出一丝笑容,却又立刻敛去,这时他刚练了一趟拳,之后还洗了个澡,换了一套衣服,吃了一份精致的早点,心情正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

国术堂是一家武馆,在司徒龙祖父那一辈便有了,传到司徒龙父亲那一辈,便有了一拨师兄弟,有二三十个,都和国术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到了司徒龙手里,国术堂更是大大的兴旺起来,如今已有五十九家分馆,便是在大洋彼岸,也出现了国术堂的分馆,早在上个世纪,西方便悄然兴起了一股东方神秘文化的研究热,老子研究会,易经研究会,一个个的出现,便和跆拳道馆、柔道馆在本土吃香一般,国术堂却是赶上了好时候。

随着国术堂的兴起,司徒龙地位日高,武术界中能和他并称的也不过司马司空二人,这三公都是武林中的泰山北斗,司徒家正是那种正宗的武术世家,家传的破甲劲,是司徒家先祖得自军阵之中,因招式简单,在其他大批上乘武术失传的时候,这门功夫口诀和招式却完整流传了下来,据说练到深处,能透过三重铁甲伤人无形,是隔山打牛的上乘内家功夫,非一般的拳术可比。

而这套拳,司徒龙已经练了四十年。

从幼儿时便在严父棍棒之下,寒暑不缀,风雨无阻,如今早已成了习惯,一个把练拳当着习惯的人,功夫如何能不高。

他天生便比别人高出一尺,又是馆主,站在台阶上,自有一股威严,若在平日里,下面弟子自然是各练各的,司徒龙是馆主,要他亲自出面教授的本来就不多,但今天是国术堂总堂一年两次的收徒仪式,下面弟子都知道他有话说,便都屏息凝神,望着司徒龙,连一丝嬉闹也无,事实上,国术堂的收徒,要比一般武馆严格的多,这些能到总堂的,更是在分馆学过一段时间的佼佼者,才被推荐过来,自然知道一些规矩。

规矩便是必须尊师重道,不得同门相残。

这是所有门派都有的,只有如此,才能维护一个门派的向心力,最初的门派,便是在武术传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和为了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帮会不同,如果是正道,更会加上行侠仗义,惩奸除恶等门规,这些门规,门派中上至掌门人,下至入门弟子,都必须遵守,如果违背了门规,便会被认为是对门派这个共同体造成了损害,可能导致逐出门派甚至收回武功等一系列后果,只不过这种规矩,在国术堂中执行得并不严格。

国术堂是武馆,学员付出学费,国术堂教授学员武术,本就是平等的关系,门派的基础早就不存在了,但无论如何,像这样的大日子,必要的规矩还是要守的,所以下面无人说话,都静静的站在那里。

司徒龙也静静的看着这些学员,这些学员中,有些是熟悉的,有些是才见面,然后便道,“你们既然来国术堂,想必也知道,国术堂中传授的,是真正国术,和外界那些花架子表演的武术不同,是可以杀人的。”

下面学员中便有人嘴角露出笑意,司徒龙见状便笑了起来,“外界许多人也这么想,以为我中华武术不过是表演,不能实战,硬要去学什么高丽、东瀛传过来的东西,却不知道这些国家,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中华文明圈的一员,他们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得了国术的一个皮毛而已,若要靠偷袭才能杀人,又何必习武呢。”

说着他拍了拍手,便有四个大汉,吭哧吭哧的抬了一块大青石上来,自然,青石也可以事先摆好,但那便没有震撼力,这大青石足有五六百斤重,四个人抬还累得汗流浃背,落在一边,竟然有人高。

便有人示意下面的学员都上去摸一摸,下面学员都隐约猜到了接下来的事情,都兴奋起来,有五六个学员上来用手将大青石仔细摸遍了,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大青石,连一丝裂缝也没有。

司徒龙便走上前去,下面众人都屏了呼吸,看他轻轻在石头上击了一掌。

大青石一无反应,便有人送上脸盆毛巾,请司徒龙洗手,司徒龙慢慢的洗手,那大青石这才喀喇一声,另一侧的半块竟然整个的塌了,偏司徒龙击掌的那一边,却半点事情没有,早有几个学员窜上前去,仔细查看起来,是原来那块石头没错。

不少人脸色都变了,望着司徒龙正在洗濯的双手,干干净净的,看上去并不如何有力,只是谁都想不到,就是这只手,刚才轻轻一掌竟然便击碎了半块人高的大青石,如果这一掌击在人身上,许多人眼睛已经亮了起来。

千言万语,都不如这一掌,司徒龙的馆主工作,其实到这里便已完毕,他抬起头来,望着这些兴奋的学员,心中忽然便有一股冲动,道,“你们既然要学武术,可知武术精要何在。”

学员中没人说话,若是没有刚才那一掌,有人大言不惭的谈论什么武术精要,自然无人理睬,但那一掌之威还在,当真是开碑裂石,都在翻手之间,因此大家都无人说话。

司徒龙沉声道,“在于诚。”

远处一个正在低头拿了大扫帚扫地的少年忽然抬头,把目光投射到司徒龙身上,但更多的人,却是开始撇嘴,本以为司徒龙要说什么武术上的高深道理,不想他最后却来了这么一句,这不是忽悠人么。

司徒龙只是道,“武术精要在于诚,唯有心诚意正,才能达到武术的巅峰,不诚的人,学武不过是浪费时间,有这个闲心,还是做点其他事情的好。”

扫地的少年已经拄了扫帚听讲,只是能说出这一番话,便已是真正武学宗师,只是可惜,他眼睛掠过众多不以为然的学员。

见杀人术便欢欣喜悦,得真正精要,却以为不过是平常,也难怪武术没落了。

司徒龙是开的武馆,说了这一席话,便不再多说,转身走了。

庄周便又开始扫地,他来国术堂并非偶然,当日莫名其妙的得了一身力量,但他于运用方面却并不精通,而且这身力量看起来很强大,但距离庄周的梦想来说,便太远了。

这时正是小心翼翼的培植自己力量根基的时候,从一颗力量种子,成长到参天大树,是需要时间的,更需要从大地中不断吸取各种养分,而司徒家的国术堂,正是国内最顶尖的武馆之一,里面教授的武术,正是庄周现在最需要的。

武术和修行一样,也依托经脉丹田理论,和道法一内一外,是利用力量的两大方式,武术使用的是自身的力量,道法却是借用天地万物的力量,术法本就是一体的,两者都全,才是一套完整的外功体系。

与内功而言,也是一致的,炼精化气便是修行的基础,筑基,引气,这两个境界是前后相续的,一个是后天真气,一个是先天真气,只不过大多数武者,便只能停留在筑基上,不能更进一步引气入体,但其实两者是一致的。

近代以来,随着内功的衰落,其实道法已经没落,在唐宋的时候,史载还有不少真人,能呼风唤雨,御使雷霆,也有吕洞宾朗吟飞过洞庭湖的传说,袁天罡、李淳风更是传下推背图这本预测未来的奇书,但自蒙元入侵后,道法便已经彻底没落了,修行的外功体系已经不全。

道法没落,依靠自身力量的武术便兴起,自宋后,更是出过许多传奇的大武术家,最出名的便是武当张三丰真人了,太极拳可说是武术的登峰造极之作,已经到了由武入道的层次。

这段武术史,直到民国的时候,还未断绝,当时的许多武术家,像杜心武、霍元甲等人,都是堪称传奇的人物,在这些人手里,武术比枪械更有用,例如杜心武,便是孙中山先生的保镖,要是他的武术还不如普通人拿着枪有用,又怎么能当保镖,只是面对枪械这种方便快捷的工具,武术的整体没落已经成了必然,这并不是一两个武术家能够挽回的,再以后的武术,其实便只剩下两个作用,强身健体和表演。

也因此武术便给人一种不如道法的感觉,但其实武术和道法,都是外功,并无高下之分,一个利用自身力量,一个是利用外界天地万物的力量,上古道者,本就是术法并修的,术是武术,法是道法,两者一内一外,才构成道门修行完整的外功体系。

道门修行,要施展道法,至少要先练出法力来才行,没有法力是不能施展道法的。

但法力要到焠丹期后才能逐步修出,这其实已经是丹道修行中的极高层次了,自唐宋以来,能修成内丹呼风唤雨的真人,其实并不多,庄周所修元力虽然在品质上高出一般真气,但于境界而言,炼精化气又可分四个层次,筑基、引气、凝气、焠丹。

庄周还在第二个层次上,距离焠丹还有距离,身上是没有法力的,自然也不能施展道法。

武术便是他现在最现实的选择。

这条路更是无有尽头,随着自身境界的攀升,武术的威力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到最后的阶段,并不比道法弱。

司徒龙已经离去,庄周便又开始扫地,自然有学员在低声议论,但庄周却都充耳不闻,心无旁骛的做事,因为他并不是国术堂的学员,他当然也可以直接拜到司徒龙的门下,相信以他的资质司徒龙定会很乐意收下,或者干脆也交学费做学员,但这都太麻烦,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莫名其妙的得了这身力量后,他已经和世界上所有人不同,别的不说,只是元力无视经脉穴道这个特性,便足以让他突破许多旧的樊笼,天地自然更广阔。

他扫完地,便回到自己的房间,取出一块石头,轻轻抚摸片刻,便一掌击在石头上,只听啪的一声脆响,石头便碎了,庄周脸上却露出不满意的神色,司徒龙只击碎了一半,自己却把整个石头都打碎了,控制力还是不行。

他沉思片刻,又取出一块石头,又是轻轻一击,这次却是只有半截石头碎裂,和司徒龙击打的大青石一般,也是另一侧碎裂,正是隔山打牛的上乘内劲。

这并不是偷师。

司徒龙是公开表演,他并未从司徒龙那里获得半点功法口诀。

至于招式,并不是什么秘传,国术堂中工作人员也可以习练,国术堂中更收集有各大流派的秘笈,套路都全,谁都能练,只是这些练了也只是一个花架子而已,这种套路只能表演用,是不能实战的,武术真正的奥秘,在于劲,所谓劲,便是用劲使力的技巧,这才是真正的秘传,不得行家提点,要想窥得门径真是千难万难。

用力的诀窍便是劲,因为近代以来的武术家大多都停留在后天真气的阶段,劲便有两种,一种是使用**力量的,例如寸劲,一种是使用体内真气的,例如暗劲,在这之上,还有四两拨千斤、隔山打牛等诸多上乘的内劲运用法门,而且**力量也需元气催动,只是还比较粗浅,不如真气精纯,本质是一样的,亦是气。

武术界中各大流派,也有不少相似的招式,但里面的用劲发力却是不一样的,招式其实只是发力的一个壳子,拳之要在于劲,劲之根在于气。

更进一步说,劲力无形无相,拳掌指爪,枪棒刀剑,轻功暗器,其实都是劲力的外化,都是劲力的延伸,都是躯壳。

因此在大宗师手里,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已经脱去了招式和器械两大躯壳,见到了本质,他自身便是剑,天地万物亦是他的剑。

何物不可为剑,何物又不是剑。

虽是一株一折便断的弱草,在此等人手中,劲气灌注,亦能无坚不摧。

武之要在于劲,劲之根在于气。

庄周正是掌握了气,他所练的元力,是天地元气精华,天生便有能模拟一切真气的特质,掌握了源头根本,用劲发力自然是一看之后,略加揣摩便豁然贯通。

人体内都有元精,元精化成元气,便能提供一个人活动的能量,所以元气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充沛程度不一样,元气其实便是生命力,关系着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对元气进行提炼,便是真气,但这种真气还是依赖自身,来源有限,所以只能称为后天真气。

元气是每个人都有的,不但人有,天地万物也有,这便是天地元气,打通任督二脉后,便能从外界直接摄入天地元气,因为天地元气是近乎无限的,不像人自身的元气必须依赖吃饭,数量有限,修行的进度便一下子加快了,这便是先天真气。

元精转化成元气,元气又可以提炼成真气。

至于先天后天,不过真气来源有别,本质是一样的。

由此便知元精的重要,尤其是修行最初的时候,许多功夫都强调童子身,也有的好一些,只是要求节欲,其实便是为了提供更多的元气,如果元气不足,修行进度自然快不起来。

但一旦引气入体,元气便近乎无限了,就可以化气为精,弥补自身的亏损,调理身心,进而实现驻容养颜、益寿延年,也可以断绝外界的食物摄入,这个过程必须渐进,而且也有食补,也就是吃些高营养的东西,还要喝清水,不是一下子完全断绝。

不过,初修辟谷其实是没必要的,从外界摄入食物,也是提供元气的一条渠道,辟谷了就是把这条渠道断了,还需要额外负担身体所需,等于减慢了修行的进度,引气入体之后,辟谷是可以的,但是完全没必要,庄子逍遥游中有句,描述仙人是“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但这是成仙的附带品,是结果不是原因,仙人不食五谷,是另有原因的,因为成了仙体之后,五谷所含元气太少,杂质却太多,再食五谷便会感到不洁,还需要特意炼化,要不然身体就不舒服,这个是自然而然的。

如果给他一个蟠桃,即便是仙人也要流口水的,绝没有辟谷不吃的道理。

所以庄周不辟谷,他喝水,不但喝水,他还吃饭,吃完了饭后,还啃了两个半斤重的大苹果,这才心满意足的躺在床上,从床边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书看起来,却是道藏中的一本。

秦皇之世,焚书坑儒,仙道绝传,后世之人为续上古道脉,多少智者付出绝大心力毅力,终于重新摸索出修行法门,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丹道修行理论,是仙道修行的基础。

这些前辈的努力,便都在这一套道藏当中。

有成功经验,有失败教训。

阅破万卷书,便得修行法。

庄周静静的看着,眼中不时露出思索之色,一夜,便这样悄悄过去。

这一夜,灯光未息。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